只需要一部手機,就能輕松管理上百畝枸杞地的澆水施肥;坐在電腦前,就能實時查看枸杞的生長情況……這樣的場景是寧夏農科院經濟與信息化研究所承擔的“物聯網技術在寧夏特色農業產業中的研究與示范應用”項目中的展示。據報道,自實施以來,該項目致力于用科技點亮農業,讓務農不再“苦力+蠻力”!
農業現代化,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。隨著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,數字化、智能化正融入我區田間地頭的各個場景。通過實現科學管控、精準施策,讓科學技術代替農民“面朝黃土背朝天,一身力氣百身汗”的艱辛。然而,在農作物產量、質量不斷優化的同時,農村勞動力,尤其是新型農民的日趨短缺已經成為一個愈加嚴峻的現實。因此,做好科技興農的文章,關鍵還在人,不僅要讓新技術、新理念連接田間地頭,更要解決好接棒人的問題。
尤其對我區而言,當下面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決戰脫貧攻堅的歷史性目標,時間緊迫,任務繁重,如何加快培育形成一支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,已成為我區農業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。對于相關部門而言,在致力于農業科技研發的同時,還要加快新型農業人才的培養,鼓勵科研機構積極探索將“產教融合”模式遷移至三農領域,將實驗室、課堂搬到廣闊的農村大地,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優質的農產品。(尉遲天琪)